字体: 放大缩小
“哎哟!”一声痛呼打破了家中的平静。40岁的潘先生弯腰搬抬重物时,腰部突然传来一阵剧烈刺痛,瞬间无法直立,疼痛还像“电流”一样向右腿放射,伴随着麻木感。
家人见状急忙将他送往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,经检查,潘先生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,随即转入康复科接受系统治疗。康复科主任接诊后,详细询问病史并完成体格检查,迅速为潘先生制定了紧急镇痛方案——中医针灸+红外线照射疗法,双管齐下缓解疼痛。
治疗室内,主任精准定位穴位,将细长毫针刺入潘先生腰腿部对应穴位,通过疏通经络、行气活血,快速缓解疼痛;同时,红外线治疗仪对准腰部疼痛区域照射,温和的热力渗透至深层组织,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放松痉挛的肌肉,促进炎症吸收。
令人惊喜的是,短短半小时的治疗后,潘先生的腰部剧痛明显缓解,紧绷的脸庞渐渐舒展,下肢的放射痛和麻木感也减轻了不少。“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见效了,感觉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!”潘先生忍不住感慨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什么?
主任结合病例向市民科普:我们的腰椎间盘就像脊椎骨之间的“弹性软垫”,由外层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组成,能缓冲身体压力、保护脊椎。而腰椎间盘突出症,正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,或受到外力冲击(如弯腰搬重物),导致纤维环破裂、髓核突出,压迫到神经根,从而引发腰腿痛、麻木等症状。
“弯腰搬重物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。”主任强调,这个动作会瞬间让腰椎间盘内的压力骤增,对于已有退变的椎间盘来说,就像“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”,极易引发急性发作。
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患者,快速止痛、控制炎症是首要目标。针灸能直接作用于穴位,通络止痛效果立竿见影;红外线照射则能改善局部代谢、消除水肿、松弛肌肉,两者结合不仅能快速缓解疼痛,还能为后续的康复训练打下良好基础。
保护腰椎“六不原则”,每个人都该牢记!
主任特别提醒,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,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做好腰部保护,这“六不原则”一定要记牢:
❎不直接弯腰搬物:搬重物时务必“蹲下屈膝”,保持腰背挺直,依靠腿部力量起身,避免腰部直接受力。
❎不久坐:长时间坐着时,腰后记得放靠垫支撑,每30-40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,放松腰部肌肉。
❎不跷二郎腿:跷二郎腿会扭曲腰椎,增加椎间盘压力,还会导致骨盆倾斜,诱发腰部不适。
❎不忽视腰部保暖:腰部受凉会刺激肌肉痉挛,诱发疼痛,日常要注意腰部保暖,避免直吹冷风。
❎不睡过软的床:软床会让腰椎失去支撑,导致腰部肌肉紧张,长期睡软床易加重腰椎负担。
❎急性期不做剧烈运动: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,应避免跑步、跳绳、打球等剧烈运动,防止加重病情。
目前,潘先生正在康复科接受进一步的综合康复治疗,病情稳定,恢复情况良好。此次案例也充分展现了康复科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,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疼痛性疾病时的独特优势和显著疗效。
值得注意的是,腰椎间盘突出症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“专利”。随着久坐、低头看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普及,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,甚至不少20-30岁的年轻人也深受其扰。
最后,主任呼吁:“预防永远是应对腰椎间盘突出最经济、最有效的手段。从改变一个不良姿势开始,从一次简单的核心肌群锻炼做起,就是对腰部健康最好的投资!”
1-10病区 郑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