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 放大缩小
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,竟让患有糖尿病的徐先生突然陷入昏迷,被家人紧急送往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。经检查,他的血糖已爆表,血液变成了“酸水”,确诊为非常危险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(DKA)。
经过一夜的奋力抢救,徐先生才转危为安,回想起当晚的惊险一幕,他和家人仍心有余悸。
酮症酸中毒为何如此凶险?
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。通俗地说,就是身体因为严重缺乏胰岛素,无法利用血糖作为能量,于是开始大量分解脂肪。脂肪分解后会产生一类酸性物质—‘酮体’。当酮体在血液中大量堆积,就会导致血液‘变酸’,引起全身代谢严重紊乱,从而危及生命。
哪些情况是“导火索”?
以下情况是DKA最常见的诱因,糖友们务必警惕:
感染:如徐先生遇到的感冒、肺炎、泌尿系统感染等,是首要诱因。
治疗中断:擅自停用或减少胰岛素。
饮食失控:暴饮暴食,尤其是摄入大量高糖食物和饮料。
应激状态:如急性心脑血管事件、创伤、手术、严重精神刺激等。
科学管理是预防的关键
▶胰岛素不能停:无论何种原因,切勿自行停用胰岛素。在生病、食欲不佳时,更应及时咨询医生如何调整剂量。
▶生病期间要“勤快”:在感冒、发烧等应激状态下,应增加血糖和酮体的监测频率(每天监测4-7次)。家中可自备尿酮试纸或血酮试纸,一旦发现酮体阳性,立即就医。
▶“生病日”管理原则:即使吃不下饭,也要坚持摄入足够的水分和无糖液体,并努力吃一些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。同时,保证充分休息。
▶警惕非典型症状: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、呕吐、腹痛,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肠胃炎,务必第一时间测血糖、查酮体。
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虽然凶险,但它是完全可以预防的。希望徐先生的经历能给所有糖友敲响警钟,科学管理糖尿病,就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。当身体发出警报时,千万不要硬扛,及时就医是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式。
2-9病区 王美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