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医院动态
新闻动态
医疗快讯
通知公告
公示公告
媒体报道

联系我们

地址:千岛湖镇环湖北路1869号

邮编:311700

电话:0571-64812271

传真:0571-64812271

邮箱:caxdyrmyy@163.com

爱心服务    祝您健康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医院动态> 新闻动态

【关闭】

字体: 放大缩小  

以青春赴使命!淳医护理实习生的“修行日记”

 阅读次数: 134 发布时间: 2025-10-15

从第一次穿上白大褂的忐忑,到穿梭于不同病区的从容;从面对患者时的手足无措,到熟练完成护理操作的笃定,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实习生们的实习时光,像一场温柔的修行。

每一个科室的历练,每一次与患者的相遇,每一位带教老师的指引,都在时光里沉淀成成长的印记,让他们慢慢读懂护理二字的重量与温度。现在,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们的心声。

在儿科与新生儿室

解锁护理的温柔力量

实习第152天,我走进六病区,开启了为期4周的儿科与新生儿室实习之旅,这段时光,满是温暖与成长的印记。

初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,静谧中藏着严谨。一排排蓝光箱里的小生命,连接着精密的监护仪,严格的消毒流程给我上了第一课——更衣、换鞋、规范手消,每一步都不敢懈怠,只因守护的是毫无抵抗力的宝贝。

第一次给宝宝测血糖,我紧张得手足无措,生怕弄疼小家伙。带教张红颖老师轻轻握住宝宝的腿,温柔鼓励:“大胆一点,新生儿骨钙高,不会伤着的。”在她的指导下,我慢慢熟练,从最初的慌乱到能独立完成口腔、脐部护理,每一个轻柔动作里,都藏着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。

第三周转入儿科,这里是充满童趣却也满是挑战的天地。孩子们的哭闹、家长的焦虑,考验着我的耐心与细心。记得范院长说:“儿科实习虽少了穿刺机会,但用心的健康指导同样重要。”于是我学着用童话般的语气沟通,用小贴纸转移注意力,让孩子们不再惧怕白大褂。

每次操作,家长的目光都让我倍感压力,却也倒逼我更加细心自信。当看到患儿退烧康复、露出笑脸,听到家长的由衷感谢,那种职业成就感无可替代。在红颖老师的悉心教导下,我也掌握了雾化吸入、微泵使用等技能,规范操作的意识愈发坚定。

六病区的实习即将落幕,由衷感谢红颖老师及所有带教老师的悉心栽培。这段与“小天使”相伴的日子,不仅是理论到实践的跨越,更让我懂得:护理不仅是技术,更是用温柔与责任,守护每一个生命的成长。

——宋新宏



在2-9病区

读懂护理的温度与细节

时光如静脉滴注的药液,悄然流淌。告别急诊科的忙碌,我踏入实习的第三个科室——2-9内分泌病区。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抢救,却有着如内分泌系统般沉稳的节律,于无声处守护着生命的根本。

初到科室,总带教孙凤娟老师的一句“新同学来啦”瞬间驱散了陌生感。她没有急于讲解理论,而是带我走遍病区的每一个角落:“熟悉了环境,心踏实了,工作才能顺手。”简单的话语,却成了我临床实习的重要启蒙。

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糖尿病老爷爷,指尖布满测血糖的针孔,他却笑着说:“这是我的战斗勋章,谢谢你们陪着我。”那一刻我忽然懂得,护理从来不止是技术操作,更是与患者并肩同行的温暖陪伴。

内分泌科的护理,藏在无数细节里。从患者细微的手抖中察觉低血糖,从一句“总口渴”里捕捉尿崩症线索,这里的疾病虽隐匿,却教会我用“侦探般”的敏锐守护生命。而病区里的氛围更像一个大家庭:护士长查房时的亲切问候,徐旖老师治疗时的耐心解释,让医患之间满是温情。最触动我的,是病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。老师用食物模具让枯燥的饮食指导变得生动,孙老师还利用午休帮患者练习胰岛素注射。原来,我们传递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帮患者走出疾病迷雾的“导航”。

短短一段实习时光,2-9病区教会我的,是护理的细腻与温度。未来的路,我会带着这份感悟,继续温柔而坚定地前行。

——洪子妍、翁小慧


四病区教会我的:

护理是俯下身的温柔与担当

在四病区实习的一个月,像一场温柔的蜕变,让我从校园里的理论学习者,慢慢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护理实践者。

初入科室时,我像个“局外人”。看着带教老师为肛肠术后患者换药、为泌尿外科患者导尿,课本上的“无菌原则”“黏膜保护”突然有了重量——那是关乎患者疼痛与安全的实际行动。

第一次观摩肠造口护理,患者紧绷的身体、躲闪的眼神让我揪心。老师一边轻声安抚“别紧张,我慢一点”,一边教我:“擦的时候要顺着纹理,力度轻得像摸自己的脸。”“护理要把‘尊重’放第一位”,这句话成了我最深刻的启蒙。

我的带教管森连老师,是我成长路上的光。她总为我创造实践机会,耐心解答我的每一个疑问。第一次给结石病人扎留置针,我既兴奋又忐忑,怕穿刺失败。管老师紧紧帮我固定血管,轻声鼓励:“别怕,老师在呢。”当针头顺利刺入血管,我不仅尝到成功的喜悦,更懂了“专业担当”的意义。

在老师的指导下,我渐渐熟练了皮下注射、静脉采血等操作。空闲时我总爱“逛病房”,帮爷爷奶奶测血压、换盐水,陪他们唠家常。没想到这些小事,竟换来了患者家属的感谢信:“你的笑容,冲淡了我们的焦虑。”原来,护理不仅是技术,更是真心的交换。

如今回望,四病区教会我的,是“俯下身”的耐心和“沉下心”的细致。未来,我会带着这份“尊重”与“温度”,继续坚定地走在护理路上。

——严智英

立刻打印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