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 放大缩小
走廊的两侧,一侧映着清晨蓬勃的日出,一侧沐着傍晚温柔的余晖。日出的光芒终会为余晖镀上暖意,就像我们医护人员递出的每一声问候、送出的每一份关怀,都能为患者的 “伤痛” 贴上一剂温暖的 “止痛膏”。在医院全力推进“双满意”文化建设以来,这样的温暖故事,正在临床一线不断上演。
37 床的洪阿姨,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、考虑肺部占位性病变入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。刚入院时,责任护士团队便对她展开了全面评估,敏锐地察觉到她情绪低落——眼角藏着不易察觉的泪痕,话语里满是难掩的孤单。经过耐心交谈我们才得知,洪阿姨的老伴刚离世不久,唯一的儿子又因特殊原因无法前来陪护,连经济上也难以提供支持。“患者的难处,就是我们的牵挂。” 科室第一时间将洪阿姨列为重点关注对象,并在科室工作群里同步信息,号召所有医护人员多花时间与她沟通,用细致的关怀缓解她的焦虑与恐惧。
“阿姨,住院环境还适应吗?今天的饭菜合胃口吗?”
“阿姨,晚上睡得香不香?有没有哪里不舒服?”
早晚间查房时,护士长也总会特意多停留一会儿,拉着她的手闲聊几句家常。这些看似琐碎的问候,藏着对患者最真挚的关心,也正是 医院“双满意” 文化的具体践行。
明确诊断需要进行肺部穿刺检查,而检查要求必须有家属陪同。得知这一情况后,洪阿姨的情绪愈发低落。那天中午,责任护士吴洁接班后发现病房空着,心里立刻揪了起来——她知道洪阿姨身边没人,生怕出什么意外。吴洁立刻在病区里四处寻找,最终在楼梯间找到了独自抹眼泪的洪阿姨。“阿姨,您别一个人扛着,我们都在呢!” 吴洁轻轻坐在她身边,又柔声询问她有没有吃午饭。
“这个穿刺检查我们科室做过很多例了,技术很成熟,您不用怕。没人陪也没关系,我们一起想办法,困难总会过去的!” 在吴洁的陪伴与安慰下,洪阿姨的情绪渐渐平复,跟着她回到了病房。第二天中午,在医护人员的全程陪同下,洪阿姨顺利完成了肺部穿刺检查。
几天后,病理报告显示洪阿姨确诊为肺腺癌。为了给她制定最精准的治疗方案,医疗组长余鸿艳医生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会诊(MDT),积极联系呼吸科、肿瘤科、胸外科、病理科、放射科的专家共同研讨。经过充分沟通,专家们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、病情阶段给出了专业的治疗建议,明确了下一步诊疗方向。考虑到洪阿姨的心理承受能力,余医生特意放缓语速,用温和的语气一点点告知病情,还不断鼓励她:“阿姨,现在的治疗方案很适合您,只要您好好配合,我们一起加油,肯定能控制住病情!”
如今,洪阿姨已开始接受规范治疗,我们盼着她的病情早日得到有效控制,也盼着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战胜病魔、康复出院。
国庆佳节,家国同庆,藏着无数医护人员的坚守。疾病无情,但人间有爱,我们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为患者筑起健康屏障,用温情的人文关怀搭建起医患信任的桥梁,让 “以患者为中心” 的承诺化作触手可及的温暖,也让职工在守护健康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。
2-10病区 姚淑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