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医院动态
新闻动态
医疗快讯
通知公告
公示公告
媒体报道

联系我们

地址:千岛湖镇环湖北路1869号

邮编:311700

电话:0571-64812271

传真:0571-64812271

邮箱:caxdyrmyy@163.com

爱心服务    祝您健康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医院动态 > 新闻动态

【关闭】

字体: 放大 缩小  

巧施“滤网”--下腔静脉滤器,撑起生命的保护伞

 阅读次数: 145 发布时间: 2025-09-11

82岁的余奶奶酷爱麻将,常久坐数小时。一周前她左小腿突发肿痛未在意,近来症状加剧,到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就医后,被诊断为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

王学军主任迅速制定方案,为其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。术中精准放置滤器“防护网”,还抽吸出大量血栓。术后经抗凝治疗,余奶奶小腿肿痛消退,已能下地活动并顺利出院。

什么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?

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,通过在下腔静脉(人体最大的静脉之一)内放置一个形似伞状的金属滤网,放入人体的“滤网”过滤血栓,有效预防肺栓塞,被称为“生命的保护伞”。滤器可分为临时性、永久性和可转换性三种类型。

“小小滤网”为何能救命?

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下肢,下肢血栓脱落后随静脉血流上行,经过腹部到胸部,进入心脏,最后到达肺部(下肢深静脉-髂静脉-下腔静脉-右心房-右心室-肺动脉),引发肺动脉栓塞,严重者引起死亡。当“滤网”放置在下腔静脉中,捕捉过滤下肢脱落的3毫米以上血栓,有效拦截血栓继续上行,从而达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。这种滤网设计精巧,能够适应血管的形态变化,存在于体内而不影响血流,并且并发症少、创伤小、出血量少、恢复快。

当血栓危机来临,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生死。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以其“立竿见影”的疗效和“微创安全”的优势,成为对抗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关键武器,让更多患者在与死神的赛跑中,赢得生机与希望。以往,此类手术患者需前往上级医院,路途奔波、就医成本高且等待时间长。如今,我院已熟练掌握该项技术,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效治疗,极大节省了就医时间和费用,减轻了患者的负担。

适应症及预防措施

适应症:

➡急性深静脉血栓(DVT)患者,存在抗凝禁忌或抗凝治疗失败;

➡患者有严重肺栓塞风险,如恶性肿瘤、长期卧床(例如:下肢或躯干骨折病人)等;

➡患者已经发生肺栓塞,需要预防再次发生;

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,需要进行高风险手术或操作。


预防静脉血栓(尤其是深静脉血栓,DVT)的关键在于减少血液淤滞、改善血液循环、降低血液高凝状态。

预防具体措施:

01

一般人群预防

▶保持活动

避免久坐久站,每1-2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,如散步、踮脚尖、踝泵运动(勾脚尖、踩脚尖、转脚踝)。  

健康生活方式

戒烟: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、导致血管持续收缩,增加血栓风险。

限酒:酒精会增加血液粘稠度。

控制体重:肥胖(BMI>30)是DVT的高危因素。

饮食调节:减少高脂高盐饮食,多吃蔬菜水果(如洋葱、生姜、深海鱼可能有抗凝作用)。

穿宽松衣物,多饮水(避免脱水);

基础疾病管理  

控制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,定期监测指标。

02

高危人群预防

▶术后/长期卧床患者  

早期活动:术后遵医嘱尽早下床,无法下床时进行腿部肌肉收缩运动。  

物理预防:使用医用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。  

药物预防: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。

▶孕妇/产后女性  

避免长时间卧床,适度活动,产后尽早下床。  

高风险者需遵医嘱评估是否需抗凝治疗。

▶肿瘤患者  

化疗或长期卧床时,医生可能建议抗凝药物预防。

03

特殊注意事项

警惕症状  

单侧腿肿、疼痛、发红或发热,颜色异常改变(苍白或者发绀)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信号,应及时就医;突发胸痛、呼吸困难需警惕肺栓塞,立即就医。

避免盲目用药  

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对静脉血栓预防作用有限,需医生评估后使用。

04

重点人群筛查

既往有下肢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、家族血栓史、凝血功能异常者,需咨询医生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。

1-5病区  张欢

立刻打印 加入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