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 放大 缩小
近日,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一名毒蛇咬伤的桐庐患者。患者上山挖笋时被五步蛇咬伤右足,局部迅速肿胀、疼痛。经紧急清创、抗蛇毒血清及对症治疗,病情稳定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,淳安一院已收治11例毒蛇咬伤患者,以蝮蛇、五步蛇为主。急诊科医生呼吁:野外活动需警惕毒蛇,掌握正确急救方法至关重要!
每年5月至10月,尤其是6月至9月是我县毒蛇咬伤的高峰期。气温升高促使蛇类活动频繁,蛇类攻击性增强,毒液浓度更高。而清晨和傍晚,雨后或洪水过后,蛇类易出洞透气。在田间劳作、户外徒步,经过植被茂密的区域都容易遇上毒蛇。
毒蛇咬伤的危害不容忽视,蛇毒可能引发剧烈疼痛、肿胀、出血、神经麻痹甚至器官衰竭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危及生命!
我县常见的毒蛇种类
➡ 五步蛇(尖吻蝮)
特征:体型粗壮,头呈三角形,背有深色菱形斑纹。
➡ 蝮蛇
特征:体色灰褐,头部三角形,具颊窝(热感应器官)。
➡ 竹叶青
特征:通体翠绿,尾部红色,常盘踞树枝。
➡ 眼镜蛇
特征:颈部可膨扁,受威胁时直立前身。
毒蛇咬伤高发期预防为先:远离危险是关键
1.户外活动时:穿高帮鞋、长裤,避免徒手翻动石块或草丛。避免赤足野外走动。
2.夜间谨慎行动:蛇类喜夜间活动,使用手电照明并注意脚下。
3.清除住宅周边杂草,减少蛇类藏身地。
4.野外露营地选择:避开潮湿草丛、岩缝等蛇类栖息地,帐篷需完全封闭。
5.使用木棍“打草惊蛇”,但注意毒蛇可能因受惊攻击。
不幸被咬后,牢记“四要六不要”
正确急救步骤
1. 保持冷静:恐慌会加速心跳,促进毒液扩散。立即远离毒蛇,避免二次咬伤。
2. 移除束缚物:摘掉戒指、手镯等,防止肢体肿胀后卡压。
3. 固定伤肢:用夹板或树枝固定患肢,保持伤口低于心脏水平。
4. 尽快送医:拨打120或立即前往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,2小时内是最佳救治时间。抗蛇毒血清是唯一特效药!还需尽量告知医生被咬时间、蛇的特征(如能拍照或记住形态最佳)。
绝对禁止行为
1.用嘴吸出毒液(可能造成施救者中毒)。
2.切开伤口或火烧伤口(加剧组织损伤)。
3.随意冰敷或热敷(可能加速毒素吸收)。
4.饮酒、剧烈运动(加速血液循环)。
5.过度捆扎(可能造成肢体坏死)。
6.盲目敷草药(可能引发感染,延误救治时机)。
生命无价,防范于未然。毒蛇咬伤后时间就是生命!及时送医比任何“土方法”都重要。